参会专家简介

  第20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暨2018年光谱年会将于2018年10月19-22日在山东省青岛市召开。本次会议是我国光谱科学工作者的又一次盛会,将全力展示我国在光谱及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及取得的成果,增进广大光谱科学工作者及其支持光谱事业人们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我国光谱事业的发展。大会组委会诚挚邀请了光谱及相关领域专家到会作大会报告。

李院士.jpg

李灿院士

  李灿,1960年生于甘肃省。理学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2003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05年当选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08年当选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英国皇家化学学会会士。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洁净能源国家实验室(筹)主任,中法催化联合实验室中方主任,英国石油公司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能源创新实验室主任,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院长。并担任Chemical Communications副主编及包括Journal of Catalysis在内的12种国际刊物的编委和国际顾问,“催化学报”共同主编及国内10余种刊物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催化材料、催化反应和催化光谱表征方面的研究。研制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内第一台用于催化材料研究的紫外共振拉曼光谱仪并开始商品化生产;在国际上最早利用紫外拉曼光谱解决分子筛骨架杂原子配位结构等催化领域的重大问题;发展了纳米孔中的手性催化合成和乳液催化清洁燃料油超深度脱硫技术等。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太阳能光催化制氢以及太阳能光伏电池材料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正式论文700余篇(总他引次数超过15000次)。在国际Elsevier Science B.V.和 Wiley出版系列中主编专著多部。获得发明专利授权70余件。重要国际会议大会邀请报告和主旨报告近百次。

获奖情况:

  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3年),中国青年科学家奖(1993年),香港求是科技基金杰出青年学者奖(1997年),中国杰出青年科学家奖(1998年),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999年),国际催化奖(2004年,国际催化领域的最高荣誉,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2005年),何梁何利科学技术进步奖(2005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11年),中国催化成就奖(2014),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5年)等。

田院士.jpg

田中群院士

   田中群,1955年生于福建厦门。1982年本科毕业于厦门大学化学系,1983年前往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化学系攻读博士学位,师从英国皇家学会院士Fleischmann教授,1987年获博士学位后即回到厦门大学工作至今。1996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杰出青年基金,2001年被聘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0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14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016年当选将任国际电化学会主席。现任教育部2011计划能源材料化学协同创新中心主任、厦门大学工程技术学部主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际化学界二个顶级综述刊物之一Chem. Soc. Rev.的副主编(亚洲唯一)以及十余个国际刊物的顾问编委。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谱学电化学、纳米电化学的研究。主要深入研究了SERS效应和一些电化学基本问题以及具有重要应用背景的电化学体系;从方法学的角度, 发展电化学拉曼光谱的实验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建立有关联用技术,系统研究有关检测灵敏度、光谱分辨率、时间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等方面的问题;并开展电化学纳米加工和制备研究。获得了多种纯过渡金属体系的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光谱谱图,证实了VIII B族过渡金属具有弱SERS效应,并应用于各种电化学体系;应用不受谱仪检测器分辨率限制的时间分辨拉曼光谱技术,建立了电位平均拉曼光谱新方法;发展了在微芯片上用电化学构造电极纳米间隔的技术。发展石墨烯等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制备和表征新方法;针对分子自组装体系,提出催组装新概念;研制用于食品安全、环保、缉毒等的快速检测的便携光谱仪器等。迄今已在包括Nature等国际学术刊物上发表SCI论文400余篇和获得专利20余项。

获奖情况:

  1999年获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2012年获英国皇家化学会法拉弟奖章,2013年获国际电化学会Tacussel奖,被南安普敦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2015年获法国科学院授予法中成就奖(Grand Prix Franco-Chinois Senior),2015年获日立公司光谱学创新奖,2017年获美国化学会光谱分析奖。

孙院士.jpg

孙世刚院士

   孙世刚,1954年出生于重庆万州。中共党员。理学学士(厦门大学,1982年)、法国国家博士(巴黎居里大学,1986年)、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于2005和2007年分别当选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和国际电化学会会士。2015年12月7日,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目前担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微米纳米技术学会常务理事。应聘担任J. Electroanal. Chem.,Func. Mater. Lett.,Int. J. Anal. Chem., ACS Energy Lett., J. Solid State Electrochem. 和《应用化学》等学术刊物编委,Electrochim. Acta,《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化学学报》和《化学教育》副主编,《电化学》主编。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电化学和表界面科学研究。提出电催化活性位的结构模型,揭示了表面原子排列结构与电催化性能的构效关系。发展了高灵敏度、高时间分辨的电化学原位红外反射光谱方法,系统研究电催化过程,阐明了多种有机小分子与铂电极表面相互作用的机制。创建了电化学结构控制合成方法,成功破解高表面能纳米晶制备的难题,首次制备出由高指数晶面围成的高表面能铂二十四面体纳米晶,显著提高了铂催化剂的活性。迄今已发表SCI收录论文410余篇,应邀在Acc. Chem. Res.,Chem. Soc. Rev.,J. Phys. Chem.和J. Mater. Chem. A等撰写综述;获发明专利授权14件(含国际专利1件);主编”In-situ Spectroscopic Studies of Adsorption at the Electrode and Electrocatalysis”(Elsevier)和“十二五”重点图书《电催化》专著。

获奖情况:

  获得201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第一完成人);2008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第一完成人);中法化学讲座奖(2015);国际电化学会Brian Conway奖章(2010);中国电化学贡献奖(2009);全国模范教师(2015);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5);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2010);国家级教学名师奖(2006);全国先进工作(2010)等。

江院士.jpg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1957年生于山东莱阳,分析化学、环境化学家,博士生导师。200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当选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现任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 ,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中国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毒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环境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创新团队“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青年科学家小组”和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持久性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过程与毒理”学术带头人,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美国化学会ES&T杂志副主编、《环境化学》主编、《科学通报》执行副主编 。2015-2016任Elsevier杂志NanoImpact共同创刊主编。

研究方向:

  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环境过程与毒理、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效应等。提出并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为两期POPs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从事环境化学及相关研究二十年,在色谱、色谱与原子光谱联用,环境监测新仪器研制,有毒化学污染物形态、环境化学行为和生态毒理研究中做出了高水平工作,受到国外同行的好评。曾分别参加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600余篇,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400余次。

获奖情况:

  1998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获得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2008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University Fellow, 2003年和2011年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2007年获得长江学者成就奖, 2013年获得安捷伦公司“思想领袖奖”,同年以POPs研究集体名义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2014年获得香港浸会大学“杰出客座教授”。


扫一扫

手机查看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