邀请报告

柴之芳 院士

苏州大学

中科院高能所研究员,中科院院士。现任苏州大学医学部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院长,苏州大学放射医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院长。 1964毕业于复旦大学物理二系放射化学专业。1980-1982获洪堡基金资助,在德国科隆大学从事核技术及其应用研究。其后,曾在美国Purdue大学, 法国Strassburg核研究中心, 荷兰Delft大学, ECN能源研究中心, 东京都立大学等地短期工作。长期致力于核技术和核分析方法学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一些交叉学科中,在若干重要元素的分子-中子活化分析,铂族元素丰度特征,金属组学,环境毒理学和纳米安全性,核爆炸现场快中子谱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成果。现从事核能化学、金属组学和纳米生物效应研究,负责和组织了多项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共发表论文440余篇,其中SCI收录300余篇,包括Nature, Nature Nanotechnology, Chemical Society Review,PNAS, JACS, Nano Letter等,中文著作8本,英文5本,在国际重要会议作大会或基调报告50多次。曾任或现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的领衔委员(Titular Member)、英国皇家化学会会士(Fellow)、 以及其他5个国际学术组织的委员或顾问, Radiochimica Acta, Metallomics等4本国际杂志的编委。曾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国家级和部委级奖7项。2005年获国际放射分析化学和核化学领域的最高奖-George von Hevesy奖, 是迄今发展中国家第1个获奖人。

陈洪渊 院士

南京大学

中国科学院院士  现为南京大学教授,南京大学教学委员会副主任,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生命分析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筹)学术委员会主任,现兼任教育部科技委委员、化学化工学部主任等。1961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化学系。1981-1984年为联邦德国Mainz大学访问学者,其后曾分别获德国DFG、DAAD、VW-Stiftung等基金的资助多次以访问教授或客座教授进行中短期的合作研究。  现任《 Science in China》、《中国科学化学辑》、《高等学校化学学报》、《Chem. Res. in Chin. Univ.》四刊副主编,《化学进展》、《分析科学》、《色谱》等杂志的编委或顾问编委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兼职教授。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学部常委,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委委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奖励委成员和评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学部、学科评委,江苏省质量协会,学会副理事长,若干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等。曾任《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电化学委员会国家代表(1991-1994)。长期从事电化学分析基础、仿生催化、生物电化学、化学生物学和微全分析系统等领域的研究,卓有成就。  迄今已发表论文640余篇,H因子为46;专利7项;合编著译书6册,百科全书或专著4专章;《21世纪化学丛书》和《10000个科学难题(化学辑)》主编。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2项,国家教委与教育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各1项。2004年评为全国模范教师,2005年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微纳流控生化分析集成系统》,973项目课题《仿生智能纳米复合材料:智能材料体系界面中物质传输、能量转化规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微流控芯片细胞电化学研究》,科技奥运攻关项目《基因兴奋剂的检测方法研究》等。

江桂斌 院士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士  现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环境化学与生态毒理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982年从山东大学化学系毕业,随后考入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先后获得硕士学位、博士学位;1991年博士毕业后留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曾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任。  主要从事环境分析化学方法、环境污染现状与过程机制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研究领域涉及化学形态、分析仪器、环境过程与毒理、纳米材料环境应用及效应等。提出并推进了我国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的研究,曾分别参加我国南极和北极科学考察,为两期POPs 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和创新群体负责人,国家973顾问组成员,国家纳米重大研究计划专家组成员,国家环境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 担任美国化学会杂志《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副主编,担任《环境化学》、《中国科学》、《科学通报》等杂志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和多本国际杂志副主编或编委,担任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理事长,2018年3月担任政协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  在国外SCI收录杂志发表论文500篇,出版中英文专著5部。应邀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著名大学作大会报告或特邀报告350次。培养的研究生2人获全国百篇优秀论文,先后6次获各种优秀研究生导师奖。曾获中科院青年科学家奖,在香港浸会大学两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以POPs研究集体名义获得中国科学院杰出成就奖。  承担科研项目包括:“973”项目《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行为、毒性效应与控制技术原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控制与消减的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典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过程与毒理效应》。

乐晓春 院士

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

加拿大皇家学会科学院院士  现任加拿大阿尔伯塔(Alberta)大学杰出教授 (Distinguished University Professor)、分析和环境毒理学部主任。198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1986年在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得硕士学位,1988年在加拿大Brock大学获得第二个硕士学位,1993年在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获得环境/分析化学博士学位,1995年在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并留校任教。  主要从事生物分析化学和环境健康科学的研究。发表论文近三百篇,其中有三十多篇文章每篇引用超过百次。拥有十几项专利。目前主要研究项目包括(1)生物和环境分析技术及方法;(2)砷的形态、暴露、代谢和健康效应;(3)DNA损伤和修复;(4)为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分析基础。  担任美国化学会杂志《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美国环境健康科学研究所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副主编、中国科学院杂志《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主编。担任Analytical Methods, Metallomics, Science in China – Chemistry, Talanta,中国科学-化学、高等学校化学学报、分析科学学报、色谱、环境化学等十多期刊的编委。  获得二十多项荣誉, 表彰为科研、教学、和社会作出的突出贡献。早在2000年以四位获奖人之一,获得由加拿大国家总督亲自颁发的加拿大杰出青年科学家和工程师奖,同年,被加拿大总理委任为第一轮加拿大首席科学家。还获得加拿大化学会颁发的分析化学奖章(2002年)、分析化学成就奖(2011年)、环境研究与开发成就奖 (2011年)。获得阿尔伯塔大学颁发的优秀科研奖(2000年) 、优秀导师奖(2009年) 、杰出教授奖(2011年) 、以及大学最高荣誉奖杯(2018年)。于2010年当选为加拿大皇家科学院院士。  基础和应用研究得到了加拿大自然科学和工程研究委员会、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加拿大卫生部、阿尔伯塔省卫生厅和科技厅、美国环境保护署、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院、水研究基金会等多家机构的支持。

陈焕文

东华理工大学

陈焕文,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现任东华理工大学副校长。陈焕文教授主要从事复杂基体样品直接质谱分析方面的基础理论、仪器研制及应用研究。迄今已发表SCI论文230余篇,获国家专利授权22件,获软件著作权1件,相关研究成果编入2部英文教材。

丁传凡

复旦大学

近年来的主要研究方向包括新型质谱仪器及其分析方法,质谱学方法研究分子间若相互作用等。先后发表论文110余篇,申请和获得美国,日本,欧盟以及中国专利近50项。曾获2010,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5年仪器仪器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16年上海国际工业博览会创新银奖等。

郭冬发

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

正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兼分析测试研究所所长。长期从事核地质及相关领域分析测试技术研究和应用工作。目前,主要从事核质谱技术和实验室智能化应用技术研究、科研成果转化推广。发表论文100多篇,《微粒铀矿物核素与同位素分析技术》等多项成果获国防科技进步奖。

杭纬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教授,主要从事质谱仪器的研究和发展,包括质谱仪器的研制、信号检测新技术的开发、离子源及其接口技术的研究;以及以质谱为核心的分析仪器在生物医药、环境、材料、冶金矿产、安检商检等领域的应用。

侯贤灯

四川大学

现任四川大学分析测试中心教授、书记,在国际学术期刊发表230余篇论文;国家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已获授权;研制的小型化原子吸收光谱仪已实现技术转移,并获得BCEIA金奖;参与编写中、英文专著6章。研究内容涉及微纳材料制备、光谱分析方法、仪器部件、光谱分析仪器及其环境或生物分析应用。先后任Microchemical Journal副主编;Journal of Analytical Atomic Spectrometry国际顾问编委;Applied Spectroscopy Reviews, Spectroscopy Letters, 《分析化学》等刊物编委。

姜山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研究员,国防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现任国际加速器质谱(AMS)专业委员会委员。1988年至今一直从事AMS研究。1990年建成我国第一台AMS装置,开展了14C、 10Be、36Cl、41Ca、129I等核素的高灵敏测量,以及AMS在国防、环境、海洋和生命等学科的应用研究。近年来,致力于“一口气”诊断疾病和利用41Ca开展考古等国际前沿课题的研究。2010年以来,专注于AMS仪器的研发,在小型化方面起到了指导国际AMS仪器发展方向的作用。

李志明

西北核技术研究所

 现任西北核技术研究所研究员,中国质谱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仪器仪表学分析仪器分会质谱仪器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006年博士毕业于西北核技术研究所技术及应用专业。一直从事质谱学、激光光谱学和和测试等方面的研究。  主持建立了强同量异位素干扰下中长寿命核素质谱分析技术、强天然本底下稳定裂变产物质谱定量方法和特定核素气溶胶直接进样在线质谱监测技术。主持完成了国家重大科学仪器设备开发专项“激光共振电离质谱关键技术研究和设备研制”。获得部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获批国家发明和国防发明专利8项,申请专利6篇,发表SCI/EI论文近30篇。  主要研究内容:长寿命放射性核素的高精度、高灵敏度质谱分析技术:同量同量异位素强干扰下的质谱分析技术和方法;激光共振电离质谱仪关键技术研究、设备研制急应用开发;核材料中微量和超微量杂质元素分析技术;颗粒物质谱分析技术。

廖俊生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材料研究所

//


刘敦一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刘敦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北京离子探针中心名誉主任。曾任国际地科联副主席(1992-2000),中国质谱学会理事长(1996-2001),八、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是中国同位素地球化学学科带头人。在前寒武纪地质、月球年代学和质谱仪器自主研发等领域取得诸多重要成果。共发表论著200余篇(部),其中国际SCI 29篇(部),SCI总引用次数18995次,H-index为77。荣获“李四光地质科学奖”。曾获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第2完成人)、国土资源部科技成果一等奖2次等奖励。

欧阳证

清华大学

在清华大学获得工学学士及硕士,普渡大学获得分析化学博士,曾任普渡大学生物工程系教授,现为国家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教授及系主任,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学院(American Institute for Medical and Biological Engineering,AIMBE)会士,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主编,Encyclopedia of Analytical Chemistry副主编,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编委。

漆亮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1984毕业于成都理工大学,学士学位; 2007年毕业于香港大学, 博士学位;2009年获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 “百人计划”;主要研究方向:微量元素、铂族元素、Re-Os同位素等离子体质谱分析方法研究。获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20余篇。获贵州省2012年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建华

东北大学

1985年于南开大学获学士学位;1988年于吉林大学获硕士学位,导师为徐如人院士和冯守华院士;1997-1998年,美国特拉华大学访问学者;2002于丹麦科技大学获博士学位,导师为流动注射分析创始人Elo Hansen教授;2003年至今,任东北大学教授;2006-2015年,任东北大学理学院院长;2015年7月任东北大学副校长。 研究兴趣包括流动分析、样品预处理理论与方法、光谱分析。主持过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发表论文300余篇;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化学会分析化学基础研究梁树权奖、国际流动注射分析科学奖(FIA Award for Science),获辽宁五一劳动奖章。

王秋泉

厦门大学

1998年3月毕业于日本群马大学工学部化学系,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厦门大学特聘教授、分析科学研究所所长。从事环境和生物分析研究工作。主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技术开展金属组学和定量目标蛋白质组学研究,在国际主流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近百篇。

杨芃原

复旦大学

美国麻省州立大学(Amherst)博士,美国印第安那州立大学(Bloomington)博士后和厦门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人类蛋白质组组织理事长,蛋白质基础研究专题专家组成员,质谱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副院长,蛋白质组学研究中心主任。 主要研究领域:蛋白质组学、生物质谱技术和方法、糖组学等。在生物质谱新技术和蛋白质质谱分析新方法等研究方面取得了重要的成果。任十五国家973项目“人类重大疾病的蛋白质组学”共首席科学家,是863专项课题“重要生理和病理过程的蛋白质组”子课题“重大肝病的比较蛋白质组”的课题负责人,是上海市创新团队项目“肝脏疾病的系统生物学”的负责人之一,参加了国际“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领衔了中国人类肝脏蛋白质组计划,曾为多个课题如国家863专项子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面上项目的主持人。2007年再次成为973项目“微流控学在化学和生物医学中的应用基础研究”的首席科学家。2013年任国家863计划“蛋白质测序装备和相关试剂国产化的关键技术”首席科学家。已发表研究论文120多篇,共计科研经费4500万元。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次。

张新荣

为清华大学

 现为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分析中心主任,化学系副主任。1981年12月(77级)本科毕业于陕西师大化学系。1984年12月在该校获分析化学专业硕士学位,1997年5月在比利时根特大学核能研究所获分析化学专业博士学位。1988年12月破格晋升为副教授,1993年3月破格晋升教授。1993-98在比利时工作,1998年6月回国后调入清华大学。  现兼《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杂志副主编,《分析仪器》、《岩矿分析》、《化学通报》杂志编委, 英国皇家化学会学士,中国物理学会质谱分会、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化学会质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环境与生物分析方法、仪器和应用研究,共发表论文80篇,他人引用二百余次。是第7、8、9、10届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Luminescence Spectrometry”科学委员会委员。  主要研究内容:(1)化学与生物传感器的设计:合成高效纳米敏感材料,探索纳米材料对环境与生物物质的响应机理,进行纳米材料的分子识别研究,设计纳米传感器件和微型阵列分析器件。(2)元素形态分析:采用色谱-ICP质谱技术,建立环境与生命体中重要毒性元素的形态分析方法,并研究毒性元素在环境与生命体中的积累、转移和代谢规律,研究元素形态分析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3)免疫分析:纳米探针的合成、生物标记和免疫分析方法与蛋白芯片研究。  先后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纳米材料表面化学发光光谱表征及分子识别特性研究”,国际原子能机构项目 “Validation of the procedure for arsenic speciation in aqueous mediua”,科技部“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子课题“元素形态权威检测方法研究及标准物质研制”。






















扫一扫

手机查看更方便